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1城试点药品集中采购 这些抗癌药或大幅降价

2018-12-11 06:21: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日前,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对外公布。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联合采购办公室介绍,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25种药品拟中选价平均降幅达52%,原研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

  资料图:民众在医院排队取药。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哪些城市进入试点?

  ——北京等11城试点 或占全国三分之一市场

  上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明确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11个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的联合采购办公室在11月15日发布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根据采购文件,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即4+7个城市)将进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试点地区委派代表组成联合采购办公室作为工作机构,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

  此前,上海市人社局医保处副处长龚波介绍,4+7试点地区加起来大概占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会对药品企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通过企业间市场化竞价,能充分起到以量换价的作用。

  资料图 杜燕 摄

  哪些药品进入公示?

  ——含易瑞沙、格列卫等抗癌药

  在《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中,不仅公布了31个采购品种名录,还约定每个品种的采购量。

  不过,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31个参与竞标的品种25个中选,还有6个品种流标。

  值得注意的是,中选的25个品种中,包含了吉非替尼片(易瑞沙)、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格列卫)等抗癌药。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联合采购办公室(简称“联采办”)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5个中选药品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3个,占12%,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

  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药品价格降幅有多大?

  ——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究竟能让药价下降多少?这是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

  据联采办负责人介绍,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价效果明显。

  这其中,原研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福辛普利钠片降价68%,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低25%以上,“专利悬崖”显现。

  目前,拟中选结果还在公示期。公示期结束后,联采办将会确定并发布中选结果。试点办将指导和推进各试点城市制定试点方案和配套政策,兑现招标结果、实现群众受益。

  是否对药企冲击严重?

  ——当期非利空、长期是利好

  自6日谈判过程中流出预中标价格和企业名单后,资本市场连续两天走低,多只医药股票大幅下跌。外界有声音认为,带量采购对医药行业来讲是一种利空。

  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究竟会对药企产生怎样影响?

  对此,联采办负责人日前表示,带量采购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影响是“当期非利空、长期是利好”。

  据该负责人介绍,有四重因素可以对冲药品降价的影响,给中选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一,带量采购大大降低了药品进入医院的成本。第二,承诺及时还款降低了企业占款和融资成本。第三,联盟采购显著降低了其市场推广成本。第四,以市场换价格,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药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推动的带量采购模式,将药品生产企业从“带金销售”的无序竞争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引导其将努力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的正确轨道上来,对中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资料图 中新社发 韦亮 摄

  如何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

  ——加强全周期质量监管 建企业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

  对于中选药品的质量和供应问题,试点办负责人日前对媒体表示,在中选结果执行中,国家药监局、工信部等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选药品的质量和供应。

  一是确保药品质量过关。加强对中选品种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的质量监管,提高抽检频次,加大违法违规企业追责力度。

  二是确保及时供应。夯实生产企业按照采购协议足量供货的责任,建立企业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通过协议规范配送行为,确保供应稳定。

  三是确保及时回款。医疗机构应按采购协议及时支付企业货款,医保基金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预付医疗机构,鼓励医保基金直接向企业预付药款,调动企业积极性。(记者 张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