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企业全球化面临升级扩容

2018-12-12 00:54:16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国企业全球化面临升级扩容

新风险不容忽视,多举措期盼落地

世界500强上榜数从1家到120家,中国企业用了29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超过5万亿美元。

当前,中国企业全球化将扩围升级。未来五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市场依然是重点区域,高端制造、服务、技术等领域将迎来小高潮,新建投资有望回暖。值得注意的是,新风险也在凸显,配套“组合拳”陆续落地。

世界500强上榜数从1家到120家

“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时候,从核心设备到电话、时钟、地砖,甚至连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在运营水平和管理理念上更是小学生。”作为国内第一批核电人,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广臣对三十多年前的情况记忆犹新。

而如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成功落地海外市场,并且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5400多家企业“走出去”,实现了从“徒弟”到“伙伴”、从国内发展到全球的重大跨越。

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何宁提供的数据显示,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在世界出口额中占比不到2%、进口在世界进口额中占比不到3%,而目前这两个指标都已分别达到13%和10%。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从2015年开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超过了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2017年,尽管因为对非理性投资的清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以1583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而过去五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超过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国企尤其是央企成为主力军,在投资金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17年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金额为846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57%。截至当年底,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超过7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7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064亿元。而民营企业则在投资数量上抢眼,2017年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数量为248家,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数的73.8%。

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8)》(下称《报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参与全球化发展的程度越来越深,无论国企还是民企,积极对接国际资源、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技术创新、吸引顶尖人才、提升品牌影响力,都是为了打造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而努力。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1989年,中国企业第一次进入全球商业评价体系时,只有中国银行一家上榜。1995年该榜单首次将所有产业领域的公司纳入评选范围时,也只有中国银行、中化集团及中粮集团三家企业上榜。而到2018年,中国上榜公司数量高达120家,已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

中国企业全球化面临升级扩容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企业研究处处长刘兴国看来,企业的全球化大致分为产品的全球化、生产经营的全球化以及要素的全球化三个阶段。总体来看,当前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仍处于生产经营的全球化,只有极少数优秀企业进入到了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业务占比尚有很大空间。而且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国有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产业和中低端制造业发展较快,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较慢。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全球化面临着升级扩容。《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将更为理性,正从以能源领域为主转向高端制造、品牌、技术类投资。未来五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市场依然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且投资领域会从大型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项目拓展到旅游、电子商务、人文教育交流等领域。从行业看,高新技术、智能制造领域的“走出去”步伐将明显加快。与此同时,敏感行业如房地产、娱乐业等依然受政策管控。从企业“走出去”方式来看,海外并购依然是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参与程度的深化,新建投资有望回暖。从“走出去”的主体来看,未来有望形成“国民携手”拓展海外市场的新局面。

刘兴国也认为,未来我国企业全球化的重点是要鼓励企业提升全球业务占比,尤其是要加快民营企业全球化发展步伐,同时推动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走出去”。

新风险凸显 多举措期盼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形势都发生了变化,一些新问题凸显。《报告》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合规经营需要符合国际标准;从“产品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任重道远;“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政治、环境等诸多风险;投资美国遇阻;海外对外承包工程项目PPP模式效率亟待提高等。

刘兴田认为,下一步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推进,一是国家要加强企业全球化支撑体系建设,打造强有力的全球化经营支撑平台;二是积极推进双边、多边投资协定谈判,加强国际税收合作,营造有利于推进全球化经营更好的环境;三是企业自身要加强技术创新、做好品质管理、积极进行国际知名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全球化竞争力。

《报告》也建议,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学会使用政治保险等各类工具,重点研究PPP合作东道主的发展环境,并且加大研发提高质量;国内的金融机构应设立专项海外资金,协助企业应对“一带一路”投资建设中出现的困境,助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应加强中国企业合规管理的相关立法,成立企业合规审查委员会。同时,加大对国内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研发的投入支持力度,进行减税降费的政策支持。(记者 王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