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近五年最强冷空气”扫荡过后

2019-01-03 01:42:49 信息来源: 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时光的车轮又一次在历史的卷轴上留下深深的印痕。在被称为“近五年最强冷空气”扫荡过后的瑟瑟发抖中,我们送走了2018,迎来了2019。

回顾过去,感慨总会莫名升腾于每个人心中。刚刚过去的2018年,于科技行业而言,留下的不只有感慨,还有激动、争议和反思。

这一年的科技圈,用“热闹”一次来描述,倒是有些贴切。这一年,头顶新经济光环的小米、美团、拼多多实现了资本市场狂欢,民营火箭、民营卫星也开始畅享“飞天”盛宴,新能源汽车也插上了互联网翅膀……

2018年的科技行业还有另一番景象:以ofo、滴滴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有点烦”,昔日社交明星人人网已成为“绝唱”,“宫斗”中的网秦正走向终局。相比之下,国内科技巨头倒显得比较冷静,面对纷繁复杂的商业环境,理性选择“大象转身”。

2018年科技行业的故事远不止这些,但可惜的是,这一年并没有出现可以称得上“风口”的新趋势、新方向,科技行业更大马力的“新引擎”还在人们的期待中。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光迈入2019年,科技圈依然会大浪淘沙,依旧会“英雄辈出”。我们致敬伟大时代,致敬创新创业,2019谁领“风骚”,我们拭目。

小米、美团、爱奇艺、B站、拼多多、斗鱼、虎牙,以及腾讯音乐、360金融等在这一年圆了“上市梦”。

摩拜归于美团,ofo笼罩在并购、押金阴霾下,哈啰出行迅速“上位”;美团打车进军上海;滴滴价值观备受拷问。

网秦“宫斗”中走向退市;人人网卖身多牛传媒;乐视网被讨债和起诉缠绕;金立陷资金危机,走到破产边缘。

3家中国民营火箭企业5次“飞天”;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等互联网车企迈入规模交付阶段。

1 【资本狂欢】

科技公司扎堆上市淘金

创业艰难,筚路蓝缕,废寝忘食。多数创业者的目标是看着自己企业长大,并把它带进资本市场。

2018年,可以被称为科技股的IPO元年,小米、美团、爱奇艺、B站、拼多多、斗鱼、虎牙以及腾讯音乐、360金融,均在2018年度实现了“上市梦”。

2018年,随着同股不同权的放开,港交所吸纳了更多的参与者。7月9日,一面直径1.8米的大锣启用,作为同股不同权重启后第一股的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就在原本所有投资者都以为小米将成为今年港股融资额最高的新贵时,不到20天后,中国铁塔的募资额直线超过小米200亿港元。

同股不同权的政策落地,是2018年港交所为内地科技企业打开的最重要时间窗口。四年前,港交所未能采用这一制度,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四年后,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然而,小米抓住了机会,却无奈估值砍半;一个月后,美团点评也紧随其后。

大洋彼岸美股市场则更加包容,既挂牌了深耕市场十年的触宝,也接纳了创业不足三年的趣头条。不仅如此,纳斯达克团队甚至移师上海,在中国本土给拼多多也做了一场敲钟仪式。其亚洲区主席Bob McCooey表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2018年9月底,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就已经追平了2017年的历史纪录,累计募集资金总额也早已超过2倍多。消费贷、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和教育领域是最大赢家,而虎牙、哔哩哔哩和爱奇艺三大视频网站也相继上市。进入12月,腾讯音乐和360金融相继挂牌,再掀高潮。

对于中国香港和美国的差异,企业主思考得很清楚,商业模式和营收规模成为抉择的关键因素。一位2018年在美股上市的公司CEO告诉记者,“美国投资者对我们的商业模式还是不太理解,所以我们正在转型,这从两年前准备IPO时就已经开始了”。

2 【共享经济滑坡】

ofo为尊严坚守 滴滴煎熬反思

2018年,共享经济仍然是科技行业最热的话题之一,其中又以共享单车为甚。

诞生于2016年的共享单车,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从大起,到大落,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先是押金问题饱受诟病,接着有玩家接连出局。

2018年4月,共享单车行业“天平”的一端——摩拜单车,投入了美团的怀抱,接着摩拜团队王晓峰、胡玮炜离职,摩拜完成了“美团化”。同样是2018年,共享单车“双子星”之一的ofo在并购、破产、押金等阴霾笼罩下,渐渐沦为“戴氏弃儿”。

网约车也在“至暗”时刻摸索徘徊。2018年3月,美团打车业务在南京运营一年后把触角伸到了上海,长三角立时掀起了网约车“价格战”。但高额补贴非长久之计,加之合规和资质问题,2018年末,手握5城网约车牌照的美团宣布不再扩展网约车业务。

一家独大的滴滴,2018年有点“悲催”。按照原定计划,2018年是滴滴进军国际市场、应战Uber的大好时机,然而顺风车恶性事件让滴滴的价值观备受拷问,也引来监管部门的严厉整顿。安全事件,不但让滴滴“很受伤”,同行们也被其“连累”,高德顺风车上线不到半年也戛然而止,嘀嗒顺风车暂停“午夜场”。

除此之外,其他网约车企业的日子也难言舒坦。神州专车“卖起”了瑞幸咖啡,易到因乐视余波再现提现难。车辆司机资质合规化大限过后,网约车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

共享汽车2018年也在“退热”。2017年高调入局的神州租车、滴滴、携程、永安行,目前进展不明;途歌更是被爆突然退出南京市场,多城市平台可用车辆大幅下降,且爆发押金难退情况。共享汽车也被架在火上了。

还有共享充电宝,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仍在默默前行,但已经没有了前一年的光辉和气势;还有共享电单车,还在缓慢拓展,北京只有小蜜单车、芒果电单车、7号电单车低调运营。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共享单车行业总还有让人惊喜的地方。背靠阿里与复星集团,哈啰出行迅速“上位”,成为共享出行领域的一股新鲜活水。在资本的潮水陆续从共享单车退出的当口,哈啰却获得新一轮数十亿的融资,俨然取代了摩拜和ofo的风头。

共享办公开创了共享经济另一块希望的田野。2018年以来,共享办公并购整合不断,优客工场、WeWork、氪空间等组成的行业格局显现。

3 【远去的背影】

人人网卖身 金立濒临破产

共享经济不断传来坏消息的时候,一些昔日的明星互联网公司也犹如陷入泥潭的老牛,要么在煎熬中坚持,要么敲响丧钟。

2018年11月14日,有着13年历史的人人网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多牛传媒,这是中国网络社交产品史上的重要时刻。曾几何时,人人网有着非常可观的用户数量,承载了几乎所有8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情怀,市值甚至一度超过百度。但好景不长,人人网未能阻止用户的快速流失,亦未能借移动互联网之势完成转型,最终在2018年的冬天彻底出售。

人人网的衰落,侧面证明腾讯对国内社交赛道的牢牢把控,但碰上版号问题,马化腾也束手无策。2018年从3月底开始,中国游戏市场因版号停发而进入冷冻状态,腾讯的游戏营收停滞直接影响其市值大量蒸发。直到12月29日,游戏版号重发,但首批名单中并未出现腾讯、网易旗下产品。游戏业务入冬迫使腾讯走出温室进入无人区,接下来产业互联网的新战场将极大地考验马化腾的掌舵能力。

公司管理层内讧时有发生,但从来没有一家公司能像网秦一样吸引大众目光。作为国内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网秦两位创始人之间的宫斗大剧成为2018年互联网圈讨论的焦点。一方自称遭遇长达13个月的绑架,并指责另一方转移上市公司资产,但被指责的一方却长期保持沉默。由于财报无法提交导致股价跌至只有15美分,网秦已被纽交所启动退市程序,但这出闹剧仍未结束,大结局或许要到2019年才见分晓。

面临退市风险的还有乐视网,这家公司2018年一直被各种讨债和起诉缠绕。由于年度审计报告可能被连续两年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以及2018年全年净资产为负,退市风险一直悬在乐视网头上。

在恒大健康入股法拉第未来后,乐视网的股东一度寄希望于贾跃亭能凭借新能源汽车东山再起,然后偿还其对乐视网的欠债,但随着恒大健康和法拉第未来矛盾浮出水面后,乐视网能讨回贾跃亭转移资产的可能性又再渺茫。

金立手机对2018年理解恐怕比其他科技公司更刻骨铭心。这一年,它从“成功男人的标配”走到负债上百亿,陷入破产边缘。金立跌落神坛的背后,有人说是董事长刘立荣赌博输掉了百亿元,拖垮了金立。刘立荣对外界也承认参与了赌博,但只输了十几亿。到底是百亿,还是十几亿,这也只是数量上的差别,对金立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令人扼腕的是金立辉煌不再了。

4 【萌动的新生】

3家民营火箭5次“飞天”

2018年资本大退潮,一批早期投资者随着一波上市潮完成退出,而往往被认为是接盘者的BAT也因业务或组织架构问题减少对外投资,这让创业者纷纷开源节流储粮过冬。

不过,即便这样,2018年的科技投资仍不乏热点,商业航天便是其中最亮眼的全新领域。

2018年4月起,3家中国民营火箭企业完成5次火箭发射,2018年也因此被冠以“中国民营火箭发射元年”。人们突然发现,除了马斯克和他的Space X,中国还活跃着一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研发火箭已不再仅与“国家任务”相关。

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发轫于2015年,在2018年被资本彻底点燃,以星际荣耀、零壹空间和蓝箭航天为首的民营火箭企业展示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吸引了诸如顺为资本、中金资本等投资者快速入场,其中蓝箭航天在2018年更是拿下5亿元融资,领跑多数竞争对手。

在中国航天事业快速追赶美国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这些对标Space X的民营火箭公司享受到政策和资本的双重红利。

但带动民营火箭起飞的真正动力来自于商业卫星的快速发展。2018年内,多家民营卫星公司自研的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其未来巨大的发射需求为民营火箭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假以时日,商业航天将必然成为中美两国对决的战场,商业航天的快速进步将助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强实力。

商业航天之外,互联网造车是另一个备受机构投资者欢迎的科技热点,从小鹏汽车的B+轮40亿元融资,到蔚来汽车冲刺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第一股,造车新势力的跑马圈地在2018年进入白热化阶段。

资本追捧的背后,是汽车行业进入剧变的新拐点。一方面,新能源车的制造门槛较传统燃油车低,这吸引了大量外行玩家入场;另一方面,特斯拉的成功为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带来充满想象空间的资本故事,尤其是无人驾驶的赋能之下,新能源车有着明显的成长性。

不过汽车行业上百年的工业历史绝非造车新势力瞬间便能赶上——互联网造车这股风从2015年已经颇具雏形,但整整三年之后这些誓要颠覆传统燃油车的特斯拉学徒才陆续交出真正的作品。2018年里,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为第一阵营的互联网车企正式迈入规模交付阶段,其中蔚来汽车已经成功交付一万辆ES8,李斌最终赢下与何小鹏的赌局。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2019年充满更多挑战,除了特斯拉国产化迅速推进,新能源补贴退坡亦可能引发这一细分市场的崩塌,至少在国内汽车行业结束黄金时代进入增量市场后,造车新势力能否抢得关键时间窗口仍有赖于资本和政策的强力推动。

5 【大象转身】

BAT等多家公司换“赛道”

2018年“十一假期”的前一天,腾讯总裁刘炽平以一封清晨邮件唤醒全员,传闻许久的架构调整终于落地。腾讯将原有七大事业群合并为六个。

11月26日,阿里CEO张勇宣布阿里的组织升级计划: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天猫升级为“大天猫”。

百度的2018年充满太多变数,陆奇的离开,让很多关注百度的人担心他所提出的AI战略能否践行下去。临近年底,百度迎来了组织架构调整。李彦宏在内部邮件中提到,将打造AI时代最领先的技术平台。

小米2018年上市后架构调整了两次。9月份,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临近年底的第二次调整,更多的是针对销售业务,将销售与服务部改组为中国区,并成立了销售运营二部,专门负责电视、生态链产品的中国区销售运营工作。

除此之外,京东、滴滴、美团、知乎、摩拜等也都对组织架构“动刀”,其目的更多是适应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的变革。ABC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企业不得不攻下的堡垒,架构调整只是各家选择了有益于释放自身能力的组织方式而已。

尽管目的一样,各家公司选择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百度继续升级All in AI战略,形成了六大事业群平行的组织架构;阿里完善小中台、整合大中台,目的是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面向全社会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技术基础设施的愿景;腾讯的一系列调整则是突出技术力量,并且在夯实消费互联网基础上,力图在未来20年实现对产业互联网的突破。

这些架构调整更多是巨头公司面向未来20年的调整,在最近的较长一段时间内,行业巨头仍将以现有主营业务为主,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面向未来的业务,将持续烧钱。资金和人力、执行力等因素都是决定产业互联网新战事的关键因素,这对任何一家巨头企业而言不亚于再创一次业。

由ABC等技术底层带来的产业互联网的巨大商机,也成为2018年巨头“扎堆”架构调整的另一重要原因。多年以后,2018年可能会成为互联网编年史中被低估的一年。这一年,出自不同领域的消费互联网巨头转向了同一个赛道,如腾讯般以游戏和内容业务立身,如阿里般以电商业务开疆扩土,如百度以搜索业务成为巨擘,如何在产业互联网中释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成为BAT的新起点,也成为另外一个万亿以上市场。

6 【消费分级】

拼多多带来的“五环内外”讨论

2018年,成立仅三年多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火速上市纳斯达克,其创始人黄峥的身价也飙升至950亿元。

拼多多几乎是一夜之间进入了主流话语体系的视野,尽管这家公司早已在它的目标群体——“五环以外”的人群中如鱼得水。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关于“五环内外”和“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的大讨论。

拼多多、快手、抖音的爆发性成长与众多资本新秀们财富的迅速积累,几乎有着一模一样的故事脚本,那就是抓住了三四线下沉市场的用户,也就是所谓的“小镇青年”。

“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黄峥用一种委婉的说法,承认了拼多多和当下主流的电商完全不同的目标人群。

在中国海量消费人群呈现出的多元化、分级式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向三线以下城市渗透的战役已经打响。阿里、京东、苏宁将线下实体店下沉,无不在宣告着小镇青年背后的“金矿”。

实际上,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用户的需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电商巨头们垂涎的空白市场。阿里巴巴、京东曾经尝试了多种自上而下的、从点到面的尝试,但除了这种中心化的布局始终没有让电商下乡成为气候。

拼多多证明拼购业务的商业模式可行后,2018年电商平台大力投入到拼购业务中,淘宝、京东、苏宁、唯品会、网易严选等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设拼购业务,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开低线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川攀枝花的芒果、广西的百香果、河南的大蒜,以及垃圾袋、纸巾、只要7块钱的雨披和价值9.9元的户外野营吊床,以往定位高端的“海淘”产品也开始走向小镇。

跨境电商洋码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最敢花钱的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几乎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席位,三四线城市居民显出比一二线城市居民更强的消费能量。

拼多多的成功一度被解读成是消费降级,但实际上没有证据去证实2018年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尽管拼多多因假冒伪劣商品而备受争议,不过它的横空出世足以说明,即使阿里和京东在电商市场已经如此庞大,这个市场仍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2018年,低线市场的“小镇青年”通过消费走入了主流人群和资本的视野,“五环内的人”或许会看不懂,但绝不会看不见。而看见刚好是理解的开始。(陆一夫 陈维城 杨砺 白金蕾 梁辰 马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