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取消新股首日涨停限制 监管须有效跟上

2019-01-18 00:03:41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月12日在出席第二十三届(2019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时表示,新股上市首日有44%的涨停板限制,人为限制导致价格不合理,并指出,没有交易量的价格是虚幻的、不准确的价格,“个人觉得应该取消”。由于方星海位居证监会副主席,其表态也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

现行新股上市首日44%的涨停限制,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结果。在2014年之前,新股发行频现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格、高超募的“三高”现象,也引起市场的强烈质疑与诟病。2013年12月份,中国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深化改革,彻底改变了新股发行的“三高”格局,取而代之的则是23倍的发行市盈率高压线,并且对于新股上市后的表现也进行了规范。

比如根据上交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的通知》,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20%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80%;连续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64%。该规定实际上将新股上市首日的涨跌幅进行了锁定,即上涨44%涨停,下跌36%即跌停。

在上演“新股不败”神话的A股市场,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停板制度,兼之新股上方无任何套牢盘,客观上助涨了新股的连续涨停。特别是在新股集体示范效应下,中签者惜售心态严重,又进一步加剧了新股连续涨停的态势。

客观上,新股挂牌后的连续涨停,是非常有助于新股发行的。在新股连续涨停的财富效应下,不仅能够激发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的热情,也能使投资者将热情付诸于行动。而自2013年12月份对IPO制度改革以来,新股发行既没有出现中止发行的情形,更没有出现发行失败的案例。

然而,新股上市后的连续涨停,背后的弊端同样明显。新股上市首日涨停板,容易造成连续涨停的现象。并且由于成交稀少,新股换手极不充分,导致股价虚高与存在估值泡沫,也严重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功能。另一方面,新股的连续涨停,也无形中会放大市场的风险。新股连续涨停后,其打开涨停板时股价往往已处于高位。从现实的案例看,新股开板后下跌的比继续上涨的要多得多,而且某些新股开板后跌幅超过50%的不在少数,更有少数新股开板后股价出现“破发”现象,个中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取消新股上市首日涨停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进一步讲,应该取消新股上市首日的涨跌幅限制,让投资者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来决定新股的涨跌与幅度。

当然,取消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也需要面对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投机猖獗的问题。此前,新股上市首日曾出现涨幅达到两倍甚至数倍的情形,更有像中石油上市当天即创出最高价的案例。二是在取消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后,非常有利于大资金、大机构通过大肆收集筹码,对个股实施操纵。因此,如果取消了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市场监管必须有效跟上。

基于上述现象,个人以为可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一方面,对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竞价进行必要的限制。可规定,新股集合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50%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50%;如此,市场担忧中石油式的悲剧将不可能重演,除非新股本身质地较差,这种情形另当别论。

另一方面,为防止新股被操纵现象的发生,可对单一账户持有新股数量设置上限。比如可规定,在新股上市后的20个交易日内,单一账户持有新股数量不得超过5000股。如此,即使是大资金,也没有可能凭借持股优势对个股进行操纵。而且,该规定将大幅提高操纵新股的成本,也能提高操纵新股的风险。此外,监管部门还可利用大数据系统对市场上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防止新股上市后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