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瑞幸创立18个月即赴美上市 美元好赚吗?

2019-04-28 20:50:45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瑞幸创立18个月即赴美上市 美元好赚吗?)

如果其他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用年来计算的话,瑞幸咖啡的计量单位应该是月,从公司创立到提交赴美上市招股说明书,仅过去了18个月。

瑞幸短短的成长周期里,故事却不单调:数轮融资,估值倍增,裹挟着争议站在资本市场门口,争议之声仍在继续。

美国投资者会看好中国版星巴克的“互联网咖啡”故事吗?或许两个月后可以见分晓。

对标星巴克,从创立到此刻,印着鹿角标志的小蓝杯从来不缺关注:斥巨资进行品牌推广、打造现象级产品,“碰瓷”(起诉)星巴克点燃舆论高潮,因为一份招股说明书,高歌猛进的“小蓝杯”终于呈现了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亏损、烧钱、现金流吃紧……担忧者有之;获客成本降低、破坏性创新、智能新零售样本……看好者亦不乏其人。

究竟是与星巴克“差100光年”的距离,还是终有一日颠覆游戏规则打败星巴克,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而此刻,聚光灯下瑞幸的咖啡故事本身,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小蓝杯”18个月暴走

这一杯,谁不爱?

“仿佛是突然间,Luckincoffee(瑞幸咖啡)就刷屏了,地铁里、电梯中,到处可以看到它的广告。”作为咖啡爱好者,张瑶(化名)称自己喝瑞幸咖啡已有一年时间。而最初吸引她的,便是汤唯、张震拿着小蓝杯在问“你愿意用一杯咖啡的时间陪我吗?”如今,从写字楼一楼大厅买一杯瑞幸咖啡带到办公桌,似乎已经成为很多上班族的习惯。

瑞幸咖啡的出场是高调的,正如它在提交招股说明书的前五天,刚刚进行了B+轮融资,投资人为星巴克第三大股东贝莱德。不按常规出牌的资本运作速度,加上“星巴克股东投资”的话题性,瑞幸咖啡毫无疑问吸尽了眼球。

可能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从这家公司成立到上市,时间仅仅过去18个月。

开业发布会仿佛就在昨天。

2018年5月8日,瑞幸咖啡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开业发布会,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开启“无限场景”的尝试。在发布会上,瑞幸咖啡交出了5个月试营业的成绩单:完成门店布局525家、累计完成订单300万单。

开业热度未过,瑞幸咖啡就再度制造了话题——2018年5月16日,公司发布一则致星巴克的公开信,指责星巴克与很多物业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条款、对瑞幸咖啡的供应商伙伴频繁施压要求站队,同时表示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家公司在品牌推广方面的投入,在招股说明书中亦有所体现。公司披露称,2017年6月成立至年底、2018年全年以及2019年第一季度,所投入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为2550万元人民币、7.46亿元人民币以及1.681亿元人民币。

作为神州优车裂变出的新尝试,瑞幸咖啡的第一步迈在北京。2017年12月,神州优车总部、望京SOHO等北京5家门店率先开业。到2018年9月,门店数量突破千家。而在招股说明书中,这一数字在2019年3月底已经变成了28个城市2370家,累计交易客户1687万人次。

数据显示,星巴克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3700家门店,瑞幸咖啡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追赶成为国内第二大咖啡连锁店,一举超过入华12年的英国连锁咖啡品牌Costa。

竞争仍在继续,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同样迅速。据了解,星巴克的目标是在2023年拥有超过6000家门店。而在招股书中,瑞幸咖啡则宣称,将在2019年底,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店。

快速的门店扩张背后,是频繁的融资动作:尽管成立仅一年半时间,瑞幸咖啡已经进行过三轮融资。2018年7月11日,公司宣布完成2亿美元A轮投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当年12月,公司又宣布完成了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元;就在提交招股说明书的前5天,1.5亿美元的B+轮融资完成,公司的估值也上涨至29亿美元。

在公司的股东名单中,除了愉悦资本、大钲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金公司、君联资本等,同样为星巴克大股东的贝莱德尤为引人注意。而在招股说明书中,瑞幸表示,公司于2019年4月17日向贝莱德旗下的基金发行了1.5亿美元优先股。

颇令人不解的是,在招股说明书的拟募资金方面,瑞幸拟募资额度仅为1亿美元,这个数字小于前几轮的融资规模。

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不一定是上市后的最终融资规模。

而同样在招股说明书中,瑞幸表示,公司与路易达孚达成协议,如果公司上市成功,路易达孚将用定向发行的方式购买5000万美元的股份。

经营“赤字”AB面

“打回星巴克老家,去赚美元!”

听到瑞幸资本市场门外的敲门声,有人如此调侃。

诚然,成立仅一年半的瑞幸咖啡尚不在港股市场的接受范围内,美国市场的确是其不二之选。

面对4月25日收盘市值达959亿美元的星巴克,目前估值尚不足30亿美元的瑞幸咖啡如何讲出自己差异化的“咖啡故事”,任重而道远。

摆在管理层面前的第一道题,就是财报中的数字:2018年净收入8.4亿元人民币,净亏损16.2亿元人民币;2019年截至3月31日净收入为4.8亿元,净亏损5.5亿元。

面对亏损大于净收入的现状,有人用“赤字”来形容。

而按瑞幸咖啡的打法,烧钱、亏损是必然的,正如瑞幸在招股说明书中所言,建立品牌知名度、积累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客户群,成本高,耗时长。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来拓展线下店面网络。为吸引新客户并留住现有客户,还需要在销售和营销方面进行大量和持续的投资。而一直被看作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系统,也需要资金投入。

在招股说明书中,数字也讲述了同样的事实:补贴和拓店是运营总支出的主要部分,占比达到了54%。而就在2019年一季度,瑞幸咖啡的成本和费用为10亿元,同比增长了628%,扩张速度可见一斑。

按瑞幸的目标,2019年计划开店2500家,实现所有CBD大厦都有瑞幸的布局。或许瑞幸咖啡还有很长的一段扩张之路,只是,投资者能提供多少弹药,耐心又会有多久?上市或许能提供新的可能性。

任何商业模式,都必须考虑成本结构与用户体验的均衡。

招股说明书数字显示,瑞幸咖啡2018年客户复购率达54%,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使瑞幸咖啡的获客成本也在下降。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获取新客的成本从103.5元降低到16.9元。

瑞幸不仅仅是一杯咖啡

张瑶坦言,瑞幸咖啡吸引自己的另外一点是公司持续不断的补贴政策:新用户首杯免费、邀请新用户各得一杯、充二赠一、买五送五、每周7件瓜分500万……除了补贴外,另外一点是便利性。“在工位上用APP下单,然后到楼下去取,中间没有现金交易和等待环节,很节省时间。”但张瑶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会放弃星巴克等传统咖啡,无论是会见客户还是朋友聊天、购物休息,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仍是不错的选择。

正如有人分析称,打败星巴克的绝不是下一个星巴克。对标星巴克,瑞幸咖啡走的是一条与传统咖啡馆不同的路。而这背后,是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较量。

目前瑞幸咖啡共经营三类门店,对标星巴克的旗舰店和悠享店、快速服务的快取店,以及外卖店。而公司的战略重点在快取店:截至2019年3月底,2163家快取店+109家悠享店+98家外卖厨房,构成了瑞幸咖啡的门店群,其中快取店占门店总数的91.3%。

快取店特点为,座位数量较少,且通常位于对咖啡需求量大的地区,比如办公楼、商业区和大学校园。这些特点使得在贴近目标客户的同时,能够以较低的租金和装修成本迅速扩张。而这也是瑞幸咖啡所标榜的“新零售”模式的本质,互联网线上+线下快取店模式。对于外卖咖啡的定位,瑞幸咖啡似乎并不认同。

一位咖啡从业人士透露,传统模式下,市场上一杯定价32元左右的大杯鲜奶咖啡,成本价在26元左右。其中,咖啡豆相关成本占比在12%左右、商店运营成本在15%左右、劳动力行政费用成本在6%左右,税项、原材料等成本占比在15%左右,剩下的则是租金成本,占比可能高达25%以上。而瑞幸咖啡“叫板”星巴克所瞄准的利润空间则是高达25%以上的租金成本。

招股说明书中,瑞幸还强调,技术是其业务的核心。基于集中管理的技术系统,公司可以精简和标准化运营流程,这使其在不断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能够迅速扩展业务规模。公司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精准分析客户行为和交易数据,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实现动态定价并提高客户留存率。此外,还能运用到门店经营和供应链领域,例如在新店选址、库存管理和人员排班管理等方面。“在利用数据对客户行为和交易进行分析后,瑞幸可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咖啡只是其中的一个产品形式。”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人士称,而目前瑞幸咖啡所提供的品类除咖啡外,还有小鹿茶、瑞纳冰、果蔬汁、午餐、轻食以及小零食等。

对于瑞幸的“搅局”,星巴克也有所行动。据了解,星巴克先后接入饿了么外卖、与淘宝支付宝打通会员,探索线上线下打通后与客户进行深度互动。

茶文化为主的中国,正在发生改变,向咖啡销售大国迈进。数据显示,5年来,中国的咖啡消费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013年的44亿杯已经增长至87亿杯每年,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5亿杯。而在2018年,瑞幸咖啡的销量是9000万杯。

巨大的市场蓝海面前,成本效应初显,瑞幸咖啡能否颠覆传统的咖啡店经营模式,仍需时间验证。

4月23日瑞幸咖啡宣布上市消息以来,已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的星巴克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红,并于4月25日创出股价新高,最新收盘价为77.11美元/股。而就在2019年第一季度,星巴克的营业收入为66.33亿元,净利润为7.61亿元。

赴美上市计划中,瑞士信贷、摩根士丹利、中金以及海通公司为瑞幸提供承销服务,拟定股票代码为“LK”。

两个月后,瑞幸咖啡能否LUCK的成为互联网咖啡第一股?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经济观察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