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民办园转普惠园面临成本压力 改革亟待明确细则

2019-05-28 20:27: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民办园转普惠园面临成本压力!改革亟待明确细则,不能层层转发文件

 

  公益普惠是学前教育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实现“幼有所育”是社会共同呼声。2018年底,80%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目标被明确提出,针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也随后跟进。当下,幼儿园普惠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中,同时面临一些困惑和难点亟待解决。

 

  民办园转普惠园面临成本压力

 

 

  按照《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民办园大都是租用商铺或者社区居民楼,房租成本高,租金占到幼儿园运营成本的20%以上,甚至达到30%。”东北一民办幼儿园园长告诉半月谈记者。

 

  这也是民办幼儿园面临的共同问题。东部省份一名幼儿园园长介绍,去年该幼儿园建设一家新园,租用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租金50多万元,还有取暖费、水电费、装修费等,前期投入至少要运营四五年才能收回本金。

 

  教师工资也是民办幼儿园的一大开支。“幼儿园的人力资源成本很高。”一名民办幼儿园负责人说。

 

  “如果政府补贴到位,我一定立马签字把幼儿园变成普惠性质,马上就把学费降下来。”一名民办幼儿园投资人说。但是,政府的补贴对于幼儿园巨大的开支来说,往往是杯水车薪。

 

  “2014年9月拿到普惠园证,现在有学生300人,财政生均经费补贴每年300元,一年共9万元,而我们正常运营一年需要200万元左右。现在学校的教师每月只有3500元工资,流动性很大。”一位民办普惠园的园长说。

 

  多位民办幼儿园负责人担忧,如果政府给的扶持力度不够,会影响办园质量。有家长向媒体反映,孩子上的幼儿园在转为普惠园后,虽然学费变少,但一些诸如轮滑、外教课等特色课程被取消。另外,因学费降低,学生蜂拥而至,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反而更加凸显。

  小区配套园移交难题困扰基层教育部门

 

 

  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但存在规划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等问题。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全国多地教育部门正在摸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加快推进小区配套园的移交工作,但多名基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有压力”“很头疼”。

 

  摸清小区配套园“家底”是一名区教育局局长最近正在做的事。她坦言,小区配套园的情况比较复杂,幼儿园园所数和实际小区数有差距,不同小区、不同类型的举办者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存在。“规范整治时怎么确定是不是规划不到位、配建不到位?”

 

  一名区级教育部门学前教育负责人最期盼的,是明确小区配套园如何回收的细则。“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有的小区配套园是私企开发,有的园在开发初期和个体签了协议,教育部门没有这个能力全部回收。”

 

  “小区配套园社会差异比较大,比如城区公办园收费每学期3200元,但有的小区配套园收费则在每学期5000元到13000元,远高于公办园,这种收费差距过大,移交管理过程中,差额怎么补?”一名市教育局负责人认为,目前对高收费的小区配套园来说,每学期收费7000以上的幼儿园比较麻烦,如果是业主共有的相对简单,仅仅是划拨土地的问题容易解决,但是如果产权已经是开发商独有,就比较麻烦。

 

  普惠化改革亟待明确细则,不能层层转发了之

 

 

  多地教育部门学前教育负责人在采访中坦言,希望中央文件下发后,各地应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办法,而不是“层层转发参照”,将具体问题留给最基层的教育部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现在基本明确了幼儿园的发展方向,但普惠园的比例在一些地方落实可能有些困难,主要是和经费投入相关。经过测算,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占到整个教育投入的9%才能正常维持发展,如果想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满足社会需要,就还需继续加大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普惠性幼儿园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市场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起来,多元承担,会更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同时,合理制定普惠性的收费标准,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实事求是尊重市场规律,给予正常的运营空间。

 

  多名教育工作者建议,给予民办园更多优惠政策和补贴,切实减轻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成本。例如,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民办园解决房屋租用、装修、教学设备等前期投入,通过生均补贴、开办普惠班等方式,帮助转向普惠性幼儿园的民办园完成3到5年的过渡期。(记者:周畅 蒋芳 杨思琪)

分享到: